蓬勃生长的新能源是甘肃经济的亮点,同时也是甘肃的痛点。甘肃地区弃风限电本是旧闻,但一连恶化的数据却让“旧闻”一直成为“新闻”。
克日,多家甘肃风电企业人士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7、8月份,旗下风场限电比例最高达60%,限电幅度同比上升40%以上,企业面临重大谋划压力。在此配景下,甘肃省政府此前为缓解新能源消纳而提出的风火发电权生意与大用户直供电试点,亦未见效果。
60%阴影
国家能源局宣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甘肃风电平均使用小时数仅为657小时。若是说这一数据令业界沮丧,那么,7、8月份的数据则令企业心寒。
“情形太惨烈了,近两个月企业整体限电比例都靠近60%。极端情形下,全省风电着力被降为零。”一家风电企业认真人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更担心的是10月全省供暖之后的情形,到时火电大发,风电只会限的更厉害。”
记者看到,某甘肃风场有时实时着力仅有三成,而其时风速却为14.1米/秒。
据相识,现在甘肃的风电开发主力是五大发电旗下的新能源公司,各家装机均凌驾百万千瓦。在一线企业看来,现在甘肃限电的主要缘故原由有二,一是电力市时势临全社会用电需求低速增添,跨省生意电量市场萎缩;二是新能源装机一直增添,造成弃风弃光征象严重。
由于外地消纳能力有限,外送对甘肃新能源消纳意义重大。据记者相识,现在甘肃全省送出电量凌驾87亿千瓦时,预计今年的数字在110亿千瓦时左右,主要目的地包括青海、山东和华中地区,但三地接受外来电的内生动力正显着衰减。以2014年为例,昔时华中吸收的甘肃新能源电力为46亿千瓦时,同比降幅凌驾25%。最新统计数据则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中地区仅吸收了13亿千瓦时来自甘肃的新能源电力。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连下滑的电力消耗增速。中电联克日宣布的《2015年1-7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1-7月,天下全社会用电量31668亿千瓦时,同比增添0.8%,增速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9省全社会用电量泛起负增添,其中包括去年吸收了49亿千瓦时甘肃新能源电力的青海,其用电量增速下降了5.9%,天下排名倒数第一。
在一线风企看来,除了外省市接受外来电的内生动力削弱之外,联络线审核也是导致近期甘肃新能源消纳不畅的一个要害因素。2014年9月,西北网调最先对西北五省举行跨省联络线审核。“实验联络线审核后,西北电网将调管权下放至省级电网,收紧了跨省生意权限,不但控制总量,还要控制何时外送、送几多,凌驾妄想就是白送,不结算电费。”外地一家风电央企的认真人告诉记者,“由于甘肃新能源占比大,调峰能力缺乏,为镌汰和阻止审核,甘肃省调践行的原则是尽可能压低新能源着力,极端情形下甚至将全省风电着力降为零。”
多家风企认真人对记者体现,联络线审核实质上是将消纳压力转移给了新能源企业。关于联络线审核后带来的限电比例上升,电网公司应该以越提议劲自动和认真任的态度来改善这种现状,降低限电比例。
近渴难明
新能源消纳形势异常严肃,甘肃省政府不得不脱手“救市”,以解近渴。据记者相识,从经济可行的角度出发,现在甘肃缓解新能源消纳的主要实验有两个,一是加入风火发电权生意,二是试点大用户直供电。
在发电权生意方面,甘肃已于今年5月尾小试牛刀——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自备电厂(3×30万火电机组)拿出6亿千瓦时电量,与甘肃新能源企业做发电权生意。记者拿到的生意文件显示,近百家风电场及光伏电站加入其中,部分新能源企业给出的发电权报价已凌驾甘肃的火电标杆电价(0.325元/千瓦时),6月的最高度电成交价达0.3556元。这意味着新能源企业要拿出部分津贴电价,让利给对方。
新能源加入大用户直供电则面临负荷波动大的误差,并因此爆发挤占通道之嫌。“经由盘算,若是风电加入大用户直供电,大用户用电100万千瓦时,现实只有约30万千瓦时来自风电,剩下的70万千瓦时还要靠火电和水电供应。”一位风企认真人告诉记者。
值得注重的是,一线企业实质上并不认同上述两种生意方法,现在加入生意只能说是一种无奈决议。
“加入带有一种半胁迫的性子,现在别人都在做,你不做能行吗?事实这关系到使用小时数,还会直接影响着力分派。”一家企业认真人说,“凭证电改9号文及其配套文件,新能源应享有优先调理权。现在不但优先权没有,在风场不可盈利的情形下,我们还得让出3毛多,现在发一度电只能收回2毛多钱的边际效益。”
“我们6月最先加入生意,可7、8月限电比例仍大增。事实证实,生意难以改善弃风限电情形。”另一家企业的认真人更为直白,“凭证常理,让风电加入发电权生意和大用户直供的条件应是包管企业基本收益,好比包管风电整年使用小时抵达2000小时,2000小时之外的风电加入竞价。”
矛盾“无解”?
在多位新能源企业人士看来,现在甘肃新能源消纳已“无解”。由此,酒湖特高压成为了甘肃新能源企业的最大期盼。据记者相识,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已于6月3日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头建成投运。该项目总的电网运送能力将凌驾800万千瓦,满负荷情形下每年将可外送电量420亿千瓦时。
事实上,在消纳不力的配景下,现在甘肃河西地区已暂停新项目审批。但据靠近甘肃省政府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在陇电入湘特高压工程的刺激下,甘肃方面“正在酝酿”同步启动“千瓦万万风电基地二期项目”,新建500万千瓦风电和150万千瓦光电。
“现在项目治理权限都在地方,在稳增添压力之下,地方缺乏有用制衡机制,这类事情会一再爆发。”一位资深行业人士对记者体现。
甘肃的“扩张行为”也确非个例。国家能源局此前宣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风电限电征象泛起显着反弹,限电量抵达175亿千瓦时(相当于同期北京市住民生涯用电量的2倍),同比增添101亿千瓦时,限电比例15.2%,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面临这种时势,部分省份的地方政府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纯粹为了拉动外地投资,在不具备电网送出等开发条件的条件下,鞭策开发企业开工建设项目;再加上,有的企业也急于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不计效果加速项目上马,造成无序建设,导致限电形势进一步加剧。
关于甘肃的这种现状,多位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体现,现在新电改计划9号文的执行层面的文件还没有下来,电力体制、机制刷新未推进,就不可能包管可再生能源优先上网。
对此,行业人士提出,从大的政策层面而言,“第一,可再生能源法中划定电网要包管收购可再生能源,这现实上是一个标准问题,电网吸收多大比例的风电电量是包管性收购?国家应尽快凭证实证履历确定这个比例。第二,必需明确这部分发电空间由谁让出,用什么方法让出,是用肩负执法责任的方法,照旧其他步伐?这需要以政策或执法、规则的形式确定。”
就地方政府而言,专家建议,地方政府应制订响应妄想,让新能源生长与整个电力系统生长相协调,不盲目上项目,包管优化生长;同时,各省政府之间应突破条块支解,优先使用清洁能源,以实现减排允许,生长低碳经济。
关于电网公司,甘肃新能源企业的要求则显得更为迫切。“希望西北电网能重新思量跨省联络线审核制度,建议国家电网以增进新能源包管性全额收购为条件,优化调理审核方法、适当提高断面稳固极限值。”